换热设备的使用与维护
一、换热设备的日常维护
日常操作应---注意防止温度、压力的波动,首先应---压力稳定,不允许超压运行。
二、换热设备的清洗
换热设备经长时间运转后,由于介质的腐蚀、冲蚀、积垢、结焦等原因,使管子内外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垢,甚至堵塞。所以在停检修时必须进行清洗,常用的清洗(扫)方法有风扫、水洗、汽扫、化学洗清和机械清洗等。
但这种传统的清洗方式如机械方法(刮、刷)、高压水、化学清洗(酸洗)等在对设备清洗时出现很多问题:不能清除水垢等沉积物,酸液对设备造成腐蚀形成漏洞,残留的酸对材质产生二次腐蚀或垢下腐蚀,导致更换设备,此外,清洗废液有毒,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废水处理。但采用、安全、无腐蚀,可生物降解的福清洗剂,不但清洗效果---而且对设备没有腐蚀,能够---换热设备的长期使用。
不管是换热设备的设计计算还是校验计算,一般都要考虑以下问题。
01、必须满足工艺要求。
02、换热设备中热交换介质参数(流速、允许压降、温度等)的合理选择。
在换热设备中,介质流速高,传热系数大。在一定的热负荷下,可以减少传热面积,设备结构紧凑,不仅节约投资,还有利于减缓或抑制污垢的形成。但同时,介质流速高,压降大,介质对传热面的侵蚀加剧,容易产生流体---振动破坏。
计算表明,随着介质流速的增加,压降的增加率远远大于传热系数的增加率。因此,介质速度的选择应考虑压降的合理性,尽可能在允许压降的范围内提高流速,以增加传热系数。
如果是管壳式热交换器,则必须合理确定管程数和壳程形式,管程数有1~12程多种,常用的有1,2,4管程,管程数增加,管内流速增加,传热系数也增加,但管内流速受管程压降等---。
外壳程度也有多种形式,如单壳程度、双壳程度等,管束支撑形式也可以采用多种结构,如常用的圆缺形折流板、环盘折流板、螺旋折流板、折流杆支撑等。
热交换器管径越小,热交换器越紧凑,越便宜,但管径越小,热交换器的压降就越大,热交换器在管板上的布置主要有方形和三角形两种形式,三角形布置有利于壳程流体的湍流,方形布置有利于壳程清洗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331360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65245544.html
关键词: